不到1折也卖!狂甩不良资产,消金公司意欲为何?
公司动态 消金行业 财经 柒财经 · 2024-06-14 09:56:06
不过在转让市场上,消金公司的角色似乎由甲方变成了被挑挑拣拣的乙方。


2022年底,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以下简称“银登中心”)发布通知,将持牌消金公司纳入为第二批试点业务机构范畴。


由此,持牌消金公司不良资产转让迎来新曙光。


过去一年,据柒财经不完全统计,包括蚂蚁消金、招联消金、中银消金、中邮消金在内,大致有23家持牌消金公司在银登中心开设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账户,其中有11家共发起了18个不良资产转让项目,涉及债权金额共计约214.68亿元。


毫无疑问,被“桎梏”多年的消金公司,正试图抓住这波难得的“主升浪”,把该甩的、能甩的“包袱”统统丢出去。


01

消金公司成不良转让新主力


据银登中心此前披露的《2023年四季度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业务统计》报告,从2023年第三季度开始,金融机构不良贷款转让的业务规模和成交单数均出现爆发式上涨。


到了第四季度,上涨势头更为显著,不良贷款转让挂牌336单,同比增长195.2%;不良贷款转让挂牌金额752.9亿元,同比增长327.8%,该两项数据均创下自试点扩容以来单季新高。


亢奋情绪持续催化交易沸点,2023年四季度的不良贷款转让确认成交256单,成交金额597.2亿元,同比2022年四季度分别增长191%、330%。

image.png


从出让方类型结构来看,“憋屈”了很久的消费金融行业贡献了“新增量”,纷纷赶往坏账兜售的“大集”一吐为快。


2023年三季度,消金公司不良资产转让的业务规模170.5亿元,占比高达43.6%,仅次于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业务规模174.1亿元;至2023年四季度,消金公司涉及不良资产转让的业务规模骤降至18.9亿元。


骤降主要因为2023年8月捷信消金出清了一笔涉及126万人,未偿本息合计高达170亿元的个贷不良资产包。


进入2024年,消金公司在这块的攻伐进一步提速。一季度,消金公司完成不良资产转让的业务规模为18.9亿元,在诸多参与主体中占比12.74%,环比2023年四季度的2.2%,大幅上扬16.7个百分点,正担纲为新的市场主力。


image.png

迈入二季度,队伍行动的速度还在加快,力度也在强化。


柒财经注意到,5月末至6月初,中银消金在银登中心密集刊登多起个人不良贷款转让项目招商公告。


截至6月12日,中银消金年内已累计挂牌42期个人不良贷款资产包(包括招商公告),累计拟转让金额约67.39亿元。而在2023年,中银消金仅挂牌4期个人不良贷款转让项目,涉及逾期本息金额约6.41亿元。


中银消金加大不良资产转让动作背后,或与其资产质量下行,不良率抬升压力有关。2023年末,中银消金的不良贷款达24.95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7.67亿元;不良贷款率近三年分别为2.94%、2.80%、3.47%,风险敞口急剧扩大。


但与此同时,2021-2023年,中银消金的拨备覆盖率由321.27%下降至231%,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5.34%、13.68%、12.24%,资金“安全垫”逐年变薄。


02

雷声大、雨点小


尽管消金公司涉足不良资产转让业务的积极性很高,但观其效果,却有些雷声大,雨点小,普遍呈现出定价偏低或“有价无市”的窘态。


4月中旬,多家媒体报道,捷信消金即将转让一个本金规模高达260亿的资产包,报价仅为20亿元,相当于打了0.77折,连1折都没到。


再如,中银消金最新发布的第40期个人不良贷款转让公告中,未偿本息合计约2560.09万元,起始价仅为389万元,相当于打了1.52折。


image.png

图源:银登网


个人不良贷款回收率低,喊不上价,是不争的事实。


从全行业层面看,个贷批转平均折扣率VS单户对公平均折扣率,前者只在2021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超过10%,其余时间均低于10%,最低曾达到2.2%;后者只在2021年一季度低于50%,其余季度均超过50%。云泥之别,一目了然。


柒财经粗略梳理,2023-2024年,消金公司发起的不良资产转让项目中,绝大多数起始价格对应债权金额的比重低于10%,最低达到2.33%。几乎都可以称之为“骨折价”“跳楼价”。


究其原因,一方面,消金公司的目标客群大都集中在下沉市场,信用状况较为一般,多数为无抵押贷款,违约率较高,且数据量大、用户分散、时间长,对应的坏账核销难度和成本往往很高。


捷信消金2023年8月甩出的170亿个贷不良资产包,其加权平均逾期天数为1546天,1441969笔贷款五级分类均为损失类。按照逾期时间计算,该笔损失贷款包大概要追溯到4年前,即2019年左右。


四川锦程消金2024年第1期个贷不良资产包,未偿本息合计约2.15亿元,借款人户数36682,加权平均预期天数925.18,资产笔数46346,且全部为信用担保(无抵押),每一项都极具挑战。


image.png

图源:银登网


另一方面,也和供给侧突然喷涌,而市场流动性较弱有关,以及AMC(资产管理公司)处置能力待提升等,一定程度会掣肘消金公司不良资产转让的价格。


“目前,专门处理不良资产的AMC正在评估他们收购持牌消金机构不良资产包的潜在利润。如果这项业务不能带来可观的收益,这些机构可能不会有兴趣入市。”一位来自民间资产管理公司的人士曾坦率地表达了他的观点。


03

坏账“大甩卖”背后


消金公司集体性的坏账“大甩卖”,实则映射出整个行业日渐壮大的不良体量和不断走高的不良贷款率。


惠誉博华研报显示,2022年,消金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为185.24亿元,同比增长23.58%,平均不良贷款率为2.22%,自2018年后首次回升,且不良贷款余额增速已超过其贷款余额增速。惠誉博华预测,消金行业整体资产质量在2024年仍将承压。


零壹智库出版的《中国消费金融公司洞察报告(2023)》亦指出,“消费金融公司”长尾+下沉“的客群定位本身决定了其信用风险要高于银行,但近年来其贷款不良率有所抬升,考虑到坏账率指标本身存在滞后性,消费金融不良率压力短期内仍将持续。”


反馈到财报上,过去几年,部分消费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总体呈上行趋势。除了中银消金,招联消金、湖北消金、金美信消金等玩家概莫能外。


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招联消金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83%、2.22%、2.45%;2019年至2022年,湖北消金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21%、2.32%、2.35、2.41%;2020年至2023年,金美信消金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04%、1.46%、1.44%、1.82%。


从上述个例管窥,大体也能佐证消金行业不良的承压状态。


该背景下,监管有条件开闸,无疑为赛道成员提供了一个时不待我的“泄洪”出口,也引致全体高潮。


但现实太过骨感,消金公司意向的不良资产转让,实操中更像是一波强有力的坏账抛售和清仓。就这,受让者还要多方考量和挑剔。



0 人收藏 0 人喜欢
分享至:

0 人打赏,共 0

相关推荐

财经
嘀嗒出行正式登陆港交所:市值超50亿港元

6月28日消息,嘀嗒出行正式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02559.HK,标志着中国共享出行领域迎来了首个上市公司。

公司动态 科技 财经 实时观察 金融虎网 · 1259浏览 · 2024-06-28
蚂蚁公司发生巨变!蚂蚁区块链由1亿增资至15亿人民币

近日,蚂蚁区块链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1亿人民币增至15亿人民币。该公司成立于2018年12月,法定代表人为林逸飞,经营范围含软件开发、互联网数据服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信息技术咨询服务等,由蚂蚁链(上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公司动态 区块链 科技 财经 金融虎网 · 1317浏览 · 2024-06-28
原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黄海清就职上海库帕思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近日,据界面新闻报道,在近日上海市国资委主办的上海国资创新汇大模型赋能国有企业产业会议上,上海信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上海信投)公布,任命原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云中国区总裁黄海清为上海库帕思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公司动态 科技 财经 实时观察 金融虎网 · 1303浏览 · 2024-06-28
0 人评论
可输入 255
投稿
资讯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