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出行四年5次递表圆梦:市场份额连年败退,上万条投诉隐忧重重
公司动态 科技 财经 港湾商业观察 · 2024-06-25 00:20:00
四年5次递表,坎坷上市即将圆梦

《港湾商业观察》施子夫 王璐
 
五次递表,耗时近4年,嘀嗒出行终于通过聆讯。最新的消息是嘀嗒出行目前正在招股阶段,外界预期其将于6月28日正式挂牌港交所。
 
据悉,嘀嗒出行(02559.HK)于6月20日6月25日招股,公司拟全球发售3909.1万股发售股份,包括香港公开发售390.95万股及国际发售3518.15万股发售股份,另有15%超额配股权。发售价将不超过每股发售股份7.00港元,且预期将不低于每股发售股份5.00港元。每手500股。
 
对于这家顺风车领域的知名企业而言,上市还仅仅只是发展的过程,嘀嗒出行仍面临着行业的残酷激烈竞争以及消费者的巨量投诉。
 

01

四年5次递表,坎坷上市即将圆梦

 
时间线上来看,2020年8月、2021年4月、2023年2月、2023年8月及今年3月,嘀嗒出行连续递交了五次招股书。一般而言,港股市场招股书有效期为6个月,如未能通过聆讯,意味着公司需要继续递交。
 
随着嘀嗒出行即将登陆港交所,投资者又是如何看待的?
 
一位港股资深投资人士告诉《港湾商业观察》,网约车股在整个港股市场较为稀缺,此次嘀嗒出行也被外界称为共享出行第一股,即便嘀嗒出行在更细分的顺风车领域存有优势,但公司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依然显得巨大,尤其是面临着包括滴滴、哈啰出行、T3出行等劲敌,在争抢市场占有率以及大肆烧钱补贴的过程中,嘀嗒出行是否有足够强的护城河可以领先同行,这是投资者最担忧的地方。
 
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报告期内)嘀嗒出行提供顺风车平台服务产生的收入分别为6.95亿、5.15亿、7.74亿,分别占同年总收入的89.0%、90.5%、95.0%。其中,收入主要来自向在平台提供顺风车搭乘服务的私家车车主收取的服务费。同一时期内,嘀嗒出行分别促成约1.297亿次、9420万次、1.3亿次的顺风车搭乘,其中同年交易总额分别为78亿元、61亿元、86亿元。
 
业务收入过于顺风车,这无疑是嘀嗒出行的瓶颈之一,因为顺风车占据整个市场的份额也仅仅是个位数。
 
根据嘀嗒出行招股书引述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汽车客运市场包括出租车、网约车及顺风车,按2023年交易总额计,各自的市场份额分别为54.2%、41.4%及4.4%。公司的成功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众顺风车及服务的接受程度。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在全国366个城市提供基于App的顺风车平台服务,拥有约1560万名认证私家车车主。以交易总额及顺风车搭乘次数为基准,嘀嗒出行均占据了31.8%和31.0%的市场份额,都排名第二。

image.png

image.png

 
然而,无论是顺风车的交易总额,还是搭乘次数,嘀嗒出行都较排名第一的差距在10个百分点以上。根据其招股书的描述,外界近乎确信的是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的为哈啰出行,排名第三的为滴滴。
 
事实上,在市场份额排名上,根据以往嘀嗒出行的招股书显示,公司近年来可谓大幅缩水。
 
在顺风车领域,2019年嘀嗒出行的市场份额为66.5%,排名第一;2021年嘀嗒出行的市场份额为38.1%,排名第一;2022年嘀嗒出行的市场份额则又降至32.5%,由第一降至第二。如前所述,2023年虽然保持了第二,但市占率则又下滑至31%。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国内无论是整个网约车市场,还是顺风车细分领域,竞争可谓相当激烈,从近两年来看,市场也或许早已饱和,从一些地方监管部门的提醒来看,出现了过剩现象。对平台方而言,想争夺市场份额,用得最多的手段就是对司机和用户补贴,而这又需要大肆烧钱。因而,嘀嗒出行短期想提升市场份额,几乎是无法做到的难题,除非公司敢于巨额亏损,而即便是烧钱模式,想必其他竞争对手也不会轻易让步。
 
宋清辉指出,嘀嗒出行的上市效应或许更多对公司的资金以及品牌价值有所提升,从业务模式上来看帮助性极小。过于依赖顺风车的现状,以及如何避免盈利能力受到同行巨头们的四面夹击,这是嘀嗒出行所面临着的极大风险,投资者当对此予以警惕。
 

02

业绩波动性明显,近18000条巨量投诉

 
的确,行业竞技激烈之下,嘀嗒出行的业绩波动性也表现明显。报告期内,嘀嗒出行的收入分别约为7.81亿、5.69亿、8.15亿元;净利润分别约为17.31亿、-1.88亿、3.00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约为2.38亿、8470.8万、2.26亿元;毛利率分别约为80.9%、75.1%、74.3%。
 
除此之外,嘀嗒出行在合规及投诉方面也隐患重重。
 
招股书显示,自2020年起,嘀嗒出行的顺风车业务共收到来自监管机构的57起行政处罚通知,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36起处罚经过申诉后已被撤销。至于剩余的21起处罚,罚款金额范围在5000元至30000元之间,总计大约为55万元人民币。
 
而据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截至6月24日,嘀嗒出行共有17924条投诉量,已完成13665条;近30条投诉量有543条,已完成101条。

image.png
 
查询来看,不少消费者投诉嘀嗒出行存在的问题有霸王条款、存有安全隐患、乱扣费、绕路、违规载客等。这其中,既有消费者投诉,也有大量司机投诉。
 
image.png

一位消费者在6月23投诉称,“嘀嗒出行派单的司机全程在打瞌睡,疲劳驾驶,对我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平台却监管不严,我找平台要求退款赔偿和投诉司机,平台不予退款,只给我赔付3元优惠券。”
 

宋清辉指出,公开平台上有如此大规模的投诉,嘀嗒出行当引起高度重视。“对于平台方而言,如果在行程中,存在绕路,或其他重大安全隐患的话,未来也必将影响嘀嗒出行的股价和市场信心。这样的案例此前已经有发生过。所以,嘀嗒出行要严格落实合法合规,以及防控可能存在的漏洞环节。”


0 人收藏 0 人喜欢
分享至:

0 人打赏,共 0

相关推荐

财经 科技
嘀嗒出行正式登陆港交所:市值超50亿港元

6月28日消息,嘀嗒出行正式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02559.HK,标志着中国共享出行领域迎来了首个上市公司。

公司动态 科技 财经 实时观察 金融虎网 · 230浏览 · 9小时前
蚂蚁公司发生巨变!蚂蚁区块链由1亿增资至15亿人民币

近日,蚂蚁区块链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1亿人民币增至15亿人民币。该公司成立于2018年12月,法定代表人为林逸飞,经营范围含软件开发、互联网数据服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信息技术咨询服务等,由蚂蚁链(上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公司动态 区块链 科技 财经 金融虎网 · 240浏览 · 9小时前
原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黄海清就职上海库帕思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近日,据界面新闻报道,在近日上海市国资委主办的上海国资创新汇大模型赋能国有企业产业会议上,上海信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上海信投)公布,任命原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云中国区总裁黄海清为上海库帕思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公司动态 科技 财经 实时观察 金融虎网 · 239浏览 · 10小时前
0 人评论
可输入 255
投稿
资讯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