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科技金融有多大水分?4家银行680亿科创贷款实则被挪作他用|行业观察
公司动态 财经 银行 WEMONEY研究室 · 2024-06-27 12:36:16
如何实现科技创新与金融行业的“双向奔赴”?

image.png

出品|WEMONEY研究室

文|刘双霞


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中,科技金融被摆在首位。


近几年来,在政策导向和市场红利驱动下,可以看到,我国科技金融加快发展,科创金融制度和市场体系持续健全,初步建成了包括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创业投资、保险和融资担保等在内,全方位、多层次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


作为金融行业的主力军,银行业机构针对科创企业的需求特点,持续推进产品、模式等创新,为众多科创企业和实体经济发展赋能护航,努力书写科技金融这首篇“大文章”。


数据显示,去年,A股42家上市银行中,大多数银行科技类贷款同比增速超过了20%,其中,招商银行、厦门银行、郑州银行、邮储银行、兴业银行、上海银行、北京银行、中国银行、浦发银行的科技企业贷款同比增速超过了30%。


但同时也要看到,当前科技金融工作还存在不足。


6月25日,审计署官方发布的《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指出,4家银行680.59亿元名义上投向科技创新领域的贷款被挪作他用或空转套利。


该《报告》重点审计的12家国有金融机构资产总额60.43万亿元,负债总额47.48万亿元,净资产收益率0.78%到18.57%。


审计署直言,部分金融机构信贷数据不实,偏离服务实体经济定位。6家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含金量不高,有的将其他类贷款违规变造为科技、绿色、涉农等重点领域贷款。同时部分信贷投放虚增空转,其中5167亿元即贷即收,在考核前发放、考核后收回;还有的等额存贷,企业在贷款前存入等额存款或贷款后再以定期存款形式存回银行。


对此,审计建议提出,提高重点领域“加”的成色,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投向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等领域。同时,督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发挥好“主力军”作用,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好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


“信贷数据不实”背后,银行业科技金融工作也面临着现实问题。


证券时报近日发布的报道指出,科技金融正在呈现AB面:一面是欣欣向荣,各家行科技类贷款余额增速屡创新高;一面是焦灼,信审模型滞后、专业“护城河”优势难以确立,不少银行还在大打原始价格战抢占市场。


事实上,科创类企业具有强专业、轻资产、少抵押、高成长、高风险、难评估的特点,而银行传统审批思维通常是“重盈收、担保、抵押”。


如何实现科技创新与金融行业的“双向奔赴”,仍需多方面加力。


金融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之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迫切需要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科技创新和科技型企业。


而开拓科技金融业务是金融机构实现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传统商业银行,要服务科创类企业,简单地理解金融市场远远不够,固有的信审思维也难以适用。银行业更需要走向垂类产业,做好风险定价,才能在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中实现自身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要写深走实,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0 人收藏 0 人喜欢
分享至:

0 人打赏,共 0

相关推荐

金融科技 银行 财经
支付宝发布“碰一下”支付:用户无需展示付款码

7月8日消息,在支付宝开放日上,支付宝宣布升级条码支付体验,推出“支付宝碰一下”,用户无需展示付款码,解锁手机碰一下商家收款设备,最快一步完成支付。

公司动态 支付行业 科技 财经 实时观察 金融虎网 · 228浏览 · 11小时前
业绩“三连降”的浦发银行终于有了新行长

浦发银行副行长谢伟拟升任浦发银行行长,自潘卫东调职后,浦发银行行长一职空缺已有10个月。2021年至2023年,浦发银行营收、净利润连续三年出现下滑,也是国内唯一连续三年“双降”的上市银行。

公司动态 财经 银行 科技金融在线 · 251浏览 · 11小时前
平安银行回应网传上海部分部门回迁深圳“变相裁员”: 金融监管总局已同意发行800亿元资本工具

近日,据媒体报道,平安银行决定将上海办公区域计划全部回迁深圳,涉及该行的信用卡、消费金融及金融市场部门,并且根据不同的2023年考核标准,设定了不同的补贴方式。

公司动态 财经 银行 实时观察 金融虎网 · 244浏览 · 11小时前
0 人评论
可输入 255
投稿
资讯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