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虎讯 8月17日消息,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信而富今日发布截至2017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报告显示,第二季度信而富总净营收1520万美元,同比增长9%;净亏损1350万美元,去年同期的净亏损为590万美元。
具体数据上:
营收方面,净收入为1520万美元(去除获客激励81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390万美元(去除获客激励60万美元)增长9%,较上季度的1,050万美元(去除获客激励530万美元)增长45%。
交易与服务费用毛收入总额2450万美元,同比增长59%,环比增长46%。要得益于现金消费类借款毛收入的增长。现
现金消费类借款毛收入1320万美元,同比增长642%,环比增长97%。现金消费类借款毛收入在交易与服务费用毛收入总额中的占比从去年的12%和上季度的40%上升至54%。主要原因是现金消费类借款交易额从去年同期的1.2亿美元增长至6.38亿美元。毛收入的增长由三个因素驱动,包括(1)借款人单笔平均借款金额;(2)借款人交易笔数;以及(3)平均的交易与服务费费率。
生活方式类借款毛收入1130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370万美元相比,下跌17.5%;与上一季度的1000万美元相比,增长13%。生活方式类借款毛收入在交易与服务费用收入总额中的占比为46%,去年同期为88%,上季度为60%。造成下降的原因在于公司业务重心向终身客户价值更高的现金消费类借款业务聚焦的战略。
利润方面,净亏损135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590万美元,主要原因是获客激励从去年同期的60万美元增加至820万美元,去除获客激励后的净亏损同比持平,环比缩小。净亏损占借款交易总额的比例从去年同期的2.8%和上一季度的3.1%缩减至1.9%。
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0.96亿美元,或1.93美元/股,去年同期为0.07亿美元,或0.45美元/股。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的扩大主要是首次公开发行时一次性增加的支付给优先股股东的8,200万美元的认定股息。
撮合交易方面,二季度撮合借款交易总笔数510万笔,同比增长354%,平均每日撮合5.5万笔借款。自创立以来,平台累计撮合交易笔数达2000万笔。
撮合借款交易总额7.21亿美元,同比增长244%。其中,撮合的现金消费类借款交易额同比增长431%至6.38亿美元,撮合的生活方式类借款交易额为0.83亿美元,去年同期为0.90亿美元。
以2015年第四季度加入平台的借款人计算,在18个月后,他们的每借款人平均累计借款交易额增加至约1,550美元,而该数字在第15个月时为约1,300美元。以2016年第一季度加入平台的借款人计算,在15个月后,他们的每借款人平均累计借款交易额增加至约1,340美元,而该数字在第12个月时为约1,099美元。
费用方面,第二季度服务性费用从去年同期的300万美元增加至350万美元,主要原因是服务性人员数量的小幅增加。
销售和营销费用为95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560万美元。销售和营销费用的增加与获得新借款人有关,主要是因为支付给渠道合作方的营销费用。
管理费用为158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1080万美元。管理费用增加的原因主要有:(1)与撮合现金消费类借款有关的运营成本增加130万美元,包括支付网关费用、以及数字分析、客户服务、呼叫中心和运营人员费用;(2)与现金消费类借款APP有关的研究和产品开发费用增加120万美元;以及(3)股权激励8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20万美元。
借款用户方面,第二季度新增借款人为76万人,环比增长39%。截至2017年6月30日,平台借款人累计达270万人。
截至2017年6月30日,信而富平台的重复借款人占比为72%。
费率方面,现金消费类借款的平均交易与服务费费率上升至2.1%,去年同期为1.5%,上季度为1.6%。
现金流方面,截至2017年6月30日,公司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7450万美元,限制性资金1740万美元。2017年第二季度用于经营性活动的净现金162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510万美元。经营性现金流出的增加主要是获客激励和支付给渠道合作方的获得高质量新借款人的营销费用的结果。
业绩展望方面,截止至2017年12月31日的财务全年,公司预计新增借款人250万-300万人,同比将增长350%-400%。
2017年交易与服务费用毛收入总额将在1.1亿美元-1.2亿美元之间,去年为6790万美元。
预计下半年交易与服务费用毛收入总额约为7000万美元-8000万美元。
相关推荐
恒友汇曾在《2024下半年宏观经济展望及资产配置策略指引》(以下简称《下半年指引》)预测指出,通胀顽固性和反复风险使美联储货币政策决策更加谨慎,未来即使降息,本轮政策利率调整的终点也不会太低。美联储官员普遍认为利率不太可能回到疫情前水平,在高位停留或将成为新常态。
日前,浙商证券发布公告,收到国都证券转发的中国证监会关于核准国都证券变更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的批复文件。